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今年汛期雨量预计比常年偏多
发布时间:2023/06/03 头条 浏览:251
6月1日,北京正式上汛。记者从当天召开的2023年北京市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受“厄尔尼诺”影响,预测今年汛期总体雨量偏多。近年来,北京地下水持续回升,在同等降雨条件下,洪水“峰高、量大、流急”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积水内涝等洪涝灾害风险较高,防御形势严峻。
为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灾害风险,北京市水务局、排水集团、市气象局、市应急局等多部门联动,在预报预警、风险排查与隐患治理、物资储备、落实防汛抢险队伍等方面做好准备。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汛期天气
预计今年汛期雨量和大雨日数偏多
“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快速增暖,预计2023年夏季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宗志平介绍,受其影响,预测今年汛期北京的雨量和大雨日数偏多。
具体来看,预计今年汛期北京地区平均降水量为380~450毫米,比常年同期(374.9毫米)偏多一成左右,接近去年同期(398.4毫米)。出现大雨及以上量级(日降水量≥25毫米)的降水日数为5天左右,比常年同期(4.5天)略偏多。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不排除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
气温方面,预计今年汛期,北京地区平均气温为25℃左右,接近常年同期(24.8℃)和去年同期(24.9℃)。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为10~12天,比常年同期(10天)略偏多。
宗志平提醒,汛期天气变化快,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发、突发,市气象局将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各类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也请广大市民朋友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特别是在灾害性天气期间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山区、沟道、桥下、涵洞等灾害易发区停留,避免涉水行车;雷雨大风天气注意防雷击、高空坠物或树木、临时建筑倒伏等风险,平安度汛。”
汛期风险
城市排涝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北京市防汛面临哪些风险?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市应急局副局长刘斌介绍,从防汛实践来看,城市排涝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汛期强对流、短历时、雨强大的降雨,易造成城乡下凹式桥涵、低洼院落、地下空间及排水标准不高的路段发生积水或滞水,城乡结合部、部分郊区新城等区域应对极端降雨天气的防汛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共有下凹式桥涵481座。其中,214座曾发生过积水,发生三次以上的有61座。此外,当遇有极端降雨时,地铁、半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等地下空间仍存在防汛风险,还需加强防倒灌、应急疏散避险和应急抢险措施。
北京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532处(2022年为8186处,新增346处),山洪沟道352条,其中跨界山洪沟道30条,郊区旅游景点与山洪地质灾害的隐患点重叠,暑期旅游旺季与汛期雨季重叠,户外运动和旅游人员流动性大与山区通信盲区重叠,预警转移难度大,这些因素都极易造成风险。
刘斌还提到,基层防汛应对能力和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还需提升。
汛期应对
汛前已完成63万余处雨水口清掏
刘斌表示,在风险排查与隐患治理方面,北京今年计划投入资金约21亿元,对130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治理。
北京市水务局介绍,在上汛前,已完成2023年全市“清管行动”,共完成1.7万公里雨水管涵、沟渠和63万余处雨水口清掏,累计清掏污染物超8万方;完成玉海园东门、四惠桥等10处积水点治理工程。
北京排水集团介绍,集团对276个雨水易顶托点位,在雨季调整为特殊井盖,消除顶托风险;对全部排水检查井,在井内均安装或更换了防坠网,确保车辆行人安全;对87座雨水泵站、252台套防汛抢险单元、97座排河口闸门、17座再生水厂站防汛设备等均完成了维护保养。
今年,全市共落实防汛抢险队伍3128支20余万人;针对极端强降雨天气,落实排水等防汛抢险设备共4951台。“同时还牵头组织京津冀防汛办联合实地查勘,强化流域上下游、省市间的协调联动,不断提升联合抢险救援能力。”刘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