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多项南海子文化研究成果发布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多项南海子文化研究成果发布

发布时间:2022/11/15 头条 浏览:207

第五届北京南海子文化云论坛暨颐和园研究院第三届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颐和园颐和讲堂开幕。研讨会以“居园理政古苑囿风生水起新国门”为主题,溯源南海子居园理政的历史轴线,展现南海子文化遗存的当代价值为目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南海子与颐和园一个在京南,一个在京西北,分别为清代早期和晚期的居园理政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副馆长李国荣、颐和园党委副书记秦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刘文鹏为观众讲述了清朝居园理政模式由京南向西北转移的历史,解读帝王在紫禁城外理政的脉络。

专家介绍,依托山水交融的地理环境,清代营建了众多人工山水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与南海子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北京地处渔猎文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带,辽代以来多民族文化再次相互碰撞、融合,对南海子、颐和园的营建产生了重要影响。南海子和颐和园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休戚与共的见证。此外,历史上南海子规模庞大,建筑布局疏朗有致,湿地生态功能突出,是维系北京城市生态安全的屏障。颐和园作为北京城的水利枢纽,在古代北京城市供水与城市营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海子、颐和园呈现了明清时期园林空间峰回路转、景观多变的营建特色。

活动现场,《南海子历史档案整理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发布。据了解,项目通过收集整理内阁全宗题本、军机处全宗满汉文档案和宫中档朱批奏折、内务府奏销档、内务府全宗等相关历史档案中关于南海子的内容,为南海子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史料。此外,以图像形式展示南海子历史风貌与功能的“图像南海子”项目,以及《南海子营房图档研究》成果也在论坛上进行了发布。

近年来,大兴区持续与各大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倾力合作,形成了以南海子文化为主题的丰富研究成果,使南海子这张大兴“文化金名片”获得了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提升了影响力、传播力。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