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耄耋教授将中国古地理学推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2/09/02 声音 浏览:221
冯增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冯增昭是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的开拓者,在退休之后20多年间,他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学,执著于提升中国古地理学的研究水平,把这一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推向世界,先后创办两份高水平学术期刊,筹办了两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更发起成立了两大学术组织,被誉为地学领域的“不老松”。
冯增昭读中学时立志要“找矿救国”,后来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毅然投身地质事业。毕业后,他踏遍祖国的山川研究中国沉积学和古地理学。他将国外碳酸盐岩岩石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引入中国,他翻译的《石灰岩类型的划分》揭开了中国碳酸盐岩研究的新篇章,还写出了第一部全国范围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学专著《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从北京石油学院到华东石油学院再到中国石油大学,冯增昭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大半生,培养了一大批地学英才。
为了建立中国岩相古地理学理论并绘制《中国岩相古地理图集》,他带领学生开展野外踏勘,睡马棚、住通铺,人送外号“冯铁腿”。几年之内,他完成《沉积岩成因》等译著270余万字,为我国沉积学尤其是碳酸盐岩沉积学的快速崛起,做了开创性工作。编制的华北、新疆、滇黔桂等地区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图,促进了我国古地理学向定量阶段的发展,指导和预测了一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
退休之后,冯增昭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他学术道路的新征程。1999年,冯增昭作为主编,创办《古地理学报》,目前已经成为地学领域的权威期刊。2012年7月,已经86岁的冯增昭又力推期刊的国际化,出版《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古地理学报》(英文版)),使中国古地理学的创新和发现有了走向世界的通途,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古地理学的交流与发展。
自2013年起,他亲力亲为组织召开五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2022年7月16日,他倡导发起的国际古地理学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成为我国成立的首个地质学领域国际性学术组织,为国内外古地理学界开展学术交流提供新平台,为我国及世界古地理学的研究发展带来新动能。
上一篇: 北京西城平原里北区社区书记栗欣——打造社区正能量“朋友圈”
下一篇: 玉河岸畔玉河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