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劲松街道十字形转运法以快制快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劲松街道十字形转运法以快制快

发布时间:2022/05/12 头条 浏览:221

当前,北京全市疫情仍然处于胶着状态,如何抓实抓细防控的“最后一百米”,落实好“24小时法则”,是当前“战疫”的关键。连日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基层摸排,发现很多基层在采样检测、病例转运等等方面都做出了合乎实际的探索,“招”不大,但效果“实”;不复杂,但效率高。本报为此推出“疫情防控战 基层这么干”系列报道,希望这些基层的做法推而广之,定能对当前更坚决更果断地实现社会面清零起到助推作用。

本市多地日前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处置需要以快制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流调和密接判定、落位、转运、隔离等处置措施。朝阳区劲松街道日前对出现病例楼栋的相关人员转运中,24小时内,摸排整栋楼人员情况、确定“十字形”转运范围,每个环节都精准贯彻着“24小时法则”的原则。这一切都旨在做好所有准备,等待转运条件成熟时,共同助力2小时内转运49人顺利完成。

在最短时间内

“十字形”转运明确范围

出现病例的楼栋,哪些住户需要被转运?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精准”判定转运人员成为当务之急,在一些基层处置案例中,病例同楼层住户以及不同楼层的同户型住户被列为转运重点人群。

5月2日早8点40分,接到区疾控部门关于农光东里28号楼有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初筛阳性的通知后,劲松街道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始对该楼进行临时封控管理。这是一座18层老楼,一层十户,共有155户428人。5月2日晚11点38分,街道下达了做好转运农光东里28号楼相关风险人员准备工作的指令。负责辖区封控管控相关工作的劲松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副科长刘友和同事们接到通知后,职业的敏感使得他们“困意全无,瞬间清醒”,立刻着手转运准备工作。

哪些人需要被转运?刘友介绍,疾控部门提出阳性人员同一楼层和不同楼层同一户型的住户需要转运,“打比方说,比如701出现病例了,那么7层的所有住户,以及从101到1801,这18层楼的每一个同户型住户都需要转运,简单理解,就是这个楼里以病例住户为中心,一横一竖,大致划出十字形”。

为何确定这些人员需要转运?刘友介绍,他了解到的依据是,同一楼层住户接触阳性人员的风险较高,同时,上下楼层同户型的住户由于共用上下水、共用厨房烟道等,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

此后几天,该楼陆续出现确诊病例,每次有新增病例,都会划定相应的转运人员范围,工作人员按照流程进行转运。截至5月8日凌晨,符合条件的需要转运人员完成转运,“需要转运哪些就转运哪些,转运少了会漏了风险人员,转运多了给隔离点增添负担,也没必要,科学精准是最重要的”。

精准摸排

敲门入户确保不漏一人

疾控部门根据专业意见划定转运范围,如何保证“不漏一人”?这就需要更了解住户具体情况的辖区工作人员“擦亮眼睛”。

5月3日早晨6点34分,刘友和同事们再次摸排28号楼人员情况,同时还要继续做核酸检测。20多名工作人员瞬间忙碌起来。28号楼是一座18层老楼,为了提高效率,工作人员一人包一个楼层,“挨家挨户打电话,把之前摸过的情况继续核实,详细记录,然后告知需要转运的住户”。一通电话短则几分钟,长则十几分钟,刘友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办公室,“电话声此起彼伏,比菜市场还热闹”。

电话了解后,还要“敲门行动”入户摸排,“眼见为实”。工作人员穿好防护服,挨家挨户敲门,一边测核酸,一边摸清楚每户人员情况。“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担心以前摸排时,可能有的老年居民没听见敲门被漏掉了,而现在就要想到所有可能性,必须做到不漏一人”。

根据电话了解和入户摸排,结合疾控部门要求,工作人员为需要转运的居民建立台账,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电话、住址,基本信息一应俱全,基础病情况、个人其他补充情况等,也事无巨细地列出。这些信息会传到疾控部门,人员名单必须做到精准,“需要派多少辆车来转运?隔离酒店需要准备多少个房间?这些都需要前端工作做扎实,不能由于前端工作疏忽,临时增加转运人员,那会极大地增加工作的时间成本”。

快速转运

解决居民个性化需求

摸排并明确需要转运的人员名单后,转运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同样需要一个“快”字,解决居民各类个性化需求,助力转运顺利完成。

5月4日下午3时,刘友和同事们接到了疾控部门发来的转运人员名单,“开始转运!”2个小时内,49人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居民突然被通知需要转运,工作人员会努力沟通,“从自己家转到隔离酒店住一阵,心情能理解,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知他转运的标准,本人存在感染风险,继续待在楼里不安全啊”,刘友介绍,居民情况千差万别,顾虑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精准掌握各类诉求,对症下药。对于有疑虑的居民,告知对方隔离酒店的具体情况,让大伙儿心里有数,“条件还可以”;对于有就医需求的居民,告知对方在隔离酒店也有医护人员,能满足就医买药需求,“那里也有大白,和在家是一样的”;有的居民提出家里还养了宠物,不能带去隔离点,工作人员承诺将宠物进行消杀后送到宠物寄养点,还会将情况及时和居民进行沟通。有一户居民,被转运到隔离酒店后才想起家里养的猫没人管,于是,每隔两天,街道的工作人员就会换上防护服入户喂猫,同时告知居民,“让人家放心,也有助于积极配合防疫措施”。

前述工作到位后,5月4日下午,随着疾控部门联系的转运车辆到达小区门口,刘友和同事们高效运转,通知居民注意事项、发放防护用品、帮居民运送大件行李、对环境进行消杀、做好登车前的沿途保障工作……目送转运车辆驶离,刘友终于可以松口气。随后几天,该楼出现新增病例,转运的流程随时启动,按照“十字形”转运模式,5月6日下午转运35人,5月7日11时开始,从“十字形”到全楼转运,忙碌到第二天凌晨2时,转走300余人……刘友和同事们为转运工作不断积累着新经验,那就是“每一步都会精准研判,这样才不会耽误进度,让流程更顺畅,也让居民更安全”。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