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voi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 多国媒体高度评价北京冬奥会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多国媒体高度评价北京冬奥会

发布时间:2022/02/15 声音 浏览:276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北京冬奥会各项赛事激烈进行之时,多国媒体纷纷对此次冬奥会的“绿色味”“科技味”“文化味”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其环保理念、高新科技、中国元素。

环保理念广泛应用

新西兰广播电台网站报道说,北京冬奥会的一大亮点是“绿色办奥”,中方的碳中和办赛承诺令人称道。“鸟巢”“水立方”见证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又在2022年冬奥会投入使用。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保留的大跳台,受到运动员们的广泛喜爱。

日本《朝日新闻》介绍了北京冬奥会多方面的环保举措,包括此次奥运冰场使用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为奥运会上首次采用的最先进制冰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此外,赛场电力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等也体现了环保理念。

西班牙《阿斯日报》网站报道说,这是北京第二次举办奥运会,中国为降低成本开启再利用模式,对2008年奥运会的多个场馆进行改造。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是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曲棍球和射箭项目的临时场地建设而成,其标志性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不仅展现了灵动的现代建筑之美,还兼具高效发电性能。

技术赋能造就创新

意大利国家广播电台着重介绍了北京冬奥会的先进硬件设施。报道说,北京和张家口之间运营着时速可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使运动员、记者和观众得以穿梭两地。列车上有中国最新的5G网络,允许乘客在列车上收看4K高清影像,并允许媒体记者传输高质量新闻画面。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节目体育版介绍了主媒体中心由机器人制餐送餐的智慧餐厅。报道说,就餐地点设计得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空中云轨从天花板送餐,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

巴西《时代》杂志刊文说,北京冬奥会引入了体育行业革命性的创新。文章详细介绍了减少人员接触的机器人、智能床垫、奥运村内5G覆盖和电子货币的使用等。

国际奥委会委员巴达玛·利斯瓦达恭接受泰国《暹罗早报》采访时表示,北京冬奥会是一场安全和卓越的体育盛会。此次冬奥会开幕式运用了人工智能、视觉技术、5G和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并取得成功,表明科技手段将在体育赛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元素感染世界

《俄罗斯报》网站报道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奥场馆规划建设中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例如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昵称为“雪飞天”,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昵称为“雪游龙”,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昵称为“雪如意”等。这些美丽文化元素背后映射的是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日本经济新闻》在题为《冬奥会借春节弘扬中国文化》的文章中说,汇聚各国媒体的主媒体中心除夕时举行了春节庆祝活动,现场设置了剪纸、书法等特色体验区。一名美国记者说自己首次尝试用毛笔写字,能在这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高兴。

墨西哥《金融家报》网站报道说,此次北京冬奥会的678道菜品中,中餐和西餐的比例为3比7,以便让所有运动员都能品尝到中国的特色美食。此外,由于冬奥会恰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菜单上增加了很多与春节有关的特色美食。

法国《解放报》网站报道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获得了极大成功,为北京冬奥会宣传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