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从“老破旧”到“美社区” 大兴区枣园社区是这样做的
发布时间:2021/04/14 头条 浏览:336
(池梦蕊)在大兴区清源街道正中心,与大兴交通枢纽――地铁枣园站交相辉映的,是一片“花园小楼”――绿化美观、道路整洁、设施方便,不仅有餐厨垃圾处理机,还有有机肥小菜园、露天电影院……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破旧”,如今成了“美社区”。枣园社区为何能如此蜕变?
一套好模式:有机更新改出居民幸福感
楼下绿树成荫,跑道穿林而过,儿童乐园、健身器材、议事厅、主食厨房、文具书吧一应俱全,厨余垃圾也不用出社区,就地变成有机肥滋养小菜园……经过改造,枣园社区焕发出新活力。
2020年以来,清源街道大力推进“党建引领、片区统筹、有机更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愿景集团对枣园社区进行改造。累计改造社区公共区域3万余平方米,新增社区绿化、休闲步道、健身设施30余处。
“曾经把父母接来定居,他们一百个不同意。现在,住着不愿走。”居民刘润阳说,前几年小区基础设施差,脚下坑洼不平,没有座椅休息,周边连卖水的小卖部也少有。
如今,小区经过改造,废旧的配电室打造为时尚的居民会客厅,松林公园里多了夜间照明、健康步道、儿童娱乐设施,主食厨房、文具书吧、露天电影院等便民服务也陆续开张。
厨余垃圾消纳站新建,周围建起有机肥小菜园,定期组织社区居民、枣园小学的学生种菜。不仅让厨余垃圾得以就地处理,还在寓教于乐中推广了环保理念。
小区改哪里?怎么改?全依居民的。新跑道邻近居民楼,一楼住户喜欢清静,跑道路线便一改再改。居民希望增设“会客厅”,闲置的配电室被启用,装修后的二层小楼成为居民聚会新场所。
得益于改造成效明显,社区高效平稳成立业委会,5名业委会成员有4名党员。
“不仅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社区书记李茂会介绍,今年小区改造将深入推进,重点改造小区楼体,包括上下水管线改造、门窗改造、楼道墙体粉刷、防水和外保温改造等。
一套方法论:让大事小情都有着落
今年,小区要改造楼体,以什么标准改?先改什么、后改什么?如何施工不扰民?居民有何独特需求?4月初,在枣园社区居民议事厅,十余名楼门长、志愿者、热心居民围坐一圈,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有事大家商量着办,这在枣园社区已成共识。作为清源街道首批试点,枣园社区已将“拉家常”议事会工作机制融入日常工作中。就拿前期改造来说,社区为此召开了22次“拉家常”议事会,涉及公共空间、智能化、服务业态、社区文化四方面的几十项改造工程,每一个方案都征得半数以上居民同意才会实施。
议事会越开越有心得,社区逐渐把解题关口前置,探索出独特的“五步工作法”――“说事儿”“理事儿”“议事儿”“解事儿”“评事儿”。
居民遇难题,得先有渠道反映。在线上,发一条消息,诉求就反馈给社区。依靠的是社区为51栋楼各自成立的51个议事群。在线下,居民也能找到实体接待站,当面说清诉求。
社区接到诉求后,会根据轻重缓急,分类处理。急事、小事协调物业、包片社工、志愿者第一时间解决,做到急事不超2小时,小事不过夜。难事、大事,社区会归档立项,拿到每周五下午定期召开的议事会进行专项讨论。
一群好帮手:社区事项百家忙
来到90岁老党员李枢的家中,社区心灵呵护队队员李和平总习惯性先调表――每周三,定期看望老人40分钟,但老人嫌时间短,喜欢把表调慢。
在枣园社区,像李和平一样,长期服务社区的热心居民有140余人。其中,不少人已成社区明星,在社区治理中各展所长。
刘慧在邮局上班,渠道多、人脉广,他建起枣园邻居群,让500多居民熟络起来,有事互相搭把手。付强是退伍军人,能力强、有担当,不仅作为执行力志愿队队长,将队伍的巡视排查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还积极推进小区加装电梯,辗转多省市调研,逐户上门谈心。
枣园社区人口多,光流动人口就有3000余人,如何管理?志愿者李志宏、张胜利、赵文忠组成“三剑客”搭档,逐层登记流动人口、排查安全隐患、动员接种疫苗。他们各有神通,李志宏有一副金嗓子,沟通是强项;张胜利最勤恳,爬楼属他最多;赵文忠最暖,爱人工作忙,便顶替她参加志愿活动。
为何热心居民这么多?李茂会说,沟通是法宝。她常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和居民常沟通、常见面,当面了解诉求,及时解决难题。一来二去,居民的信任感就强了。不少居民说:“我就是相信你们居委会,想来帮个忙。”
渐渐地,志愿行为蔚然成风,热心居民、志愿者、党员、楼门长等不少人参与门岗值守、治安巡逻等活动。“志愿总人数保守得有500人。”李茂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