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科技助赤城脱贫产业实现“三大提升”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科技助赤城脱贫产业实现“三大提升”

发布时间:2021/02/01 头条 浏览:310

原标题:北京科技助赤城脱贫产业实现“三大提升”

“2019年3月,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申请北京市海淀区帮扶资金五百多万元,在本县样田乡建设了集现代农业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于一体的科技示范园。短短一年,赤城脱贫产业实现‘三大提升’,为防止返贫和转入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日,海淀区挂职干部、赤城县副县长赵可高兴地说。

在北京科技帮扶下,赤城县实现产业格局、品牌建设、贫困户收入三大提升。截至2019年底,赤城县形成了“2环3带18个示范基地50家龙头企业”的扶贫产业格局,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6万亩;打造了马营西瓜、赤城赤芍2个地理标志品牌,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81个、认证面积8533亩,建立蔬菜品牌11个;通过户企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获得了土地租金+就业薪金+合作股金+绩效奖金“四金”收入。贫困农民由单纯的劳务工人变成了产业工人,15857户贫困户实现高质量脱贫。

持续支持扶贫产业

北京市科委、海淀区政府与赤城县合作共建的赤城县科技扶贫工作站,就像一个发动机,源源不断提供科技扶贫动力。这个工作站囊括了蔬菜花卉种苗繁育中心、农业绿色技术推广中心、农产品加工和电商销售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有机食品生产辅导及认证中心和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训中心,全链条提升产业整体效益。还成立了10位专家组成的县级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队,每个乡镇配备不少于10人的本乡镇的专家技术服务团队,每个贫困村有一名产业发展指导员,推广转化新技术、新成果。

同时,赤城县将全县15个扶贫产业园区纳入物联网管理平台,在各园区安装摄像头及传感器,实时将生产区图像及温湿度等相关参数传送到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北京专家对园区的统一监控和管理。

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扶贫工作站开展了1个贫困村1名科技特派员行动,在物联网管理平台开通12396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畅通国家、省、市专家团队直接服务。不管专家在哪里,只要有网络信号,打开手机物联网就可以实现“专家到地头”面对面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接诉即办”,“让农业技术随叫随到”。

2020年,赤城县将技术成果在全县推广,惠及各扶贫产业园区及全县贫困人口,建立了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通过物联网接入北京车客家园网的海淀360家社区店,各社区店可以实时查看各园区的生产状况,并通过物联网下订单,园区接单后直接配送到社区店,实现了生产、销售、配送“一条龙”。

北京研发赤城转化

赤城县选择有技术、有市场、有经营管理经验的北京农业科技公司独立经营或与本地农业企业合资运营科技示范园,把“北京研发、赤城转化”做到极致。

运营企业在实现利润的同时,以科技成果展示示范和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取得高效益为目标,研究推广5G、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装备,为规模农业企业和乡村农业园区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服务,实现科技示范基地长效运转。

通过市场化运营,赤城县把“科技示范基地+物联网+扶贫产业园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模式发扬光大,推动农业产业走向科技化、规模化、绿色化、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赤城县用科技补短板、接链条、提效益,增强了科技扶贫的引领作用,走出一条科技扶贫提升产业发展之路。”北京市扶贫支援办支援合作三处处长向传杰说。

(责编:鲍聪颖、高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