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首部殡葬领域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发布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首部殡葬领域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发布

发布时间:2020/12/29 头条 浏览:285

(尹星云)近日,首部殡葬领域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骨灰节地生态安葬规范》由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发布。该标准是京津冀三地规范骨灰节地生态安葬的技术文件,旨在推进殡葬改革,规范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引导健康文明殡葬,也是群众选择和评价节地生态安葬的重要参考。该标准的颁布实施是全国首次发布的殡葬领域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标志着京津冀三地殡葬改革协同推进取得新成就。

自2016年民政部等9部门《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民发〔2016〕21号)发布以来,京津冀三地积极探索骨灰节地生态安葬的新思路、新形式,积极推动骨灰安葬从资源依赖型向绿色生态转型,在节地生态安葬的建设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引领示范。为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规范殡葬服务,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多次组织殡葬领域和标准化系统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结合殡葬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征求意见,组织专家研讨,九易其稿,最终形成京津冀三地互认共享的区域协同地方标准。

《骨灰节地生态安葬规范》按照最新的《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1―2020)的规定进行编制,按照节地生态、时间换空间和代际公平的原则,对骨灰节地生态安葬、安葬区生态建设、骨灰安葬进行了分类和规范,提出 “骨灰节地型墓位安葬占地总面积不宜超过该安葬区总面积的60%”和“骨灰节地型墓位的碑墓工程地上标识物宜人性化、个性化、艺术化,墓位面积不应大于0.8O,地上标识物高度不应大于0.8m”,“节地生态安葬区的绿地率应不低于50%,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区域绿化覆盖率不低于80%”,“骨灰墙(廊、亭等)安放骨灰的构筑物格位层数不宜超过10层;最底层格位内层底面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300mm;相对集中排列组合的骨灰墙,墙与墙之间通道的宽度宜在2m~5m之间”的推荐性标准,充分体现了标准的节地性、环保性和安全性。

下一步,京津冀三地将加大该标准的宣传力度,优化殡葬惠民政策和节地生态奖补制度,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节俭的殡葬消费观,确立以集人文关怀、生态保护和节约资源为一体的绿色殡葬新格局,实现群众治丧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相统一,促进社会发展。

(责编:尹星云、高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