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2025年高精尖产业GDP占比拟超30%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2025年高精尖产业GDP占比拟超30%

发布时间:2020/12/26 头条 浏览:293

原标题:2025年高精尖产业GDP占比拟超30%

  力争到2025年高精尖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5.8%提高到30%以上;再造3至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以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医药健康等为新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昨天,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科技创新”专场。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本市将坚持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方向,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同时保持一定制造业比重,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八大工程推动发展新产业链

  在产业布局方面,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任世强介绍,本市初步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八大工程,推动发展新产业链。

  一是实施智能生产力提升工程,以智能化方式生产智能化的产品并延伸智能化服务,打造“北京智造”的产业群体,重点是采取“优势产品+标杆工厂”模式建设10家左右“优品智造”标杆工厂,培育高端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两个特色化产业集群。

  二是实施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力争再造3至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以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医药健康等为新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将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创新药等创新性、引领性强的产品打造成为“北京智造”的新名片。

  三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以头部企业带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攻关和国产化替代,加大信创投入力度,加快数字新基建建设。

  四是实施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工程,“一链一策”定制重点产业链配套政策,做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促进产业链安全、稳定和整体升级。

  五是推进服务型制造示范工程,支持制造企业发展产业链高价值的服务环节,提升制造效率,做制造的制造,赋能整个北京制造业。

  六是开展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带动、单项冠军企业跟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梯次有序、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促进“小升规”“规升强”。

  七是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工程,借助“两区”建设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国际产业合作,加快建设中德、中日等国际合作产业园,集聚一批全球创新型企业。

  八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推动三地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共谋产业链,主动布局新兴产业,共同做大增量。

  “三城一区”各有融合发展使命

  在空间布局方面,“十四五”期间北京将推进构建“一区两带专业组团”的产业布局。深入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承接好三大科学城创新效应外溢,打造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北部依托三大科学城,推动海淀、昌平、顺义、朝阳等区域打造研发创新与信息产业带;南部依托亦庄新城、房山、大兴、丰台等区域打造先进智造产业带。在高端仪器仪表、机器人、医疗器械等领域打造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先进智造业园区。

  市科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仁全介绍了“三城一区”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聚焦中关村科学城,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高技术研发能力,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突破”怀柔科学城,推进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建成运行,形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搞活未来科学城,深化央地合作,盘活存量空间资源,引进多元创新主体,推进“两谷一园”建设。提升“一区”高精尖产业能级,深入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承接好三大科学城的创新效应外溢。强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带动作用,设立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

  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努力建成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杨仁全表示, 市科委将着力围绕数据“感、传、算、信、用”等环节的痛点和难点,加快突破智能传感、融合通信、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批数字经济支撑技术,实现数据高效、智能和安全可信地流通应用,夯实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

  同时,本市将建设一批数字技术与经济融合创新平台,完善数字经济产业技术创新生态;持续深化数字经济应用新场景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鼓励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新业态发展;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在互联网医疗、无人驾驶道路测试、载人自动驾驶测试等领域开展“监管沙箱”试点。

  文/本报记者 雷嘉

(责编:池梦蕊、鲍聪颖)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