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野鸭湖首次为鸟儿种下“口粮田”
发布时间:2020/12/19 头条 浏览:270
野鸭湖中心湖区南侧,粮田一路蔓延,与湖面相接。本报记者 潘之望摄
本报讯(记者 李瑶)深冬季节,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东侧、南侧,成片的玉米、高粱、黍子、大豆、荞麦等农作物随风摆动,灰鹤、大鸨、铁爪c、蒙古百灵等越冬候鸟成群结队在此觅食、栖息。
这是本市首次在鸟类栖息地人工试种的一片粮田,总种植面积达310亩,专为越冬候鸟提供“口粮”。近日,记者来此探访了解到,自今秋粮田成熟以来,已观察到灰鹤、大鸨、铁爪c、豆雁、银雀、角百灵、凤头百灵、蒙古百灵等近十种重点保护鸟类从中取食。
每年9月底起,野鸭湖保护区都会迎来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此中转、栖息,补充体力。今年4月,市园林绿化局首次创新性地在野鸭湖保护区尝试种植粮田,即分别在中心湖区1公里范围内的东侧、南侧两块荒地,选择性种植玉米、高粱、黍子、大豆、荞麦等候鸟喜爱的农作物,为它们开设“食堂”。
乍一看,这片给鸟儿吃的粮田和普通的庄稼地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实际“暗藏玄机”:既没摘果实、也没收割秸秆,玉米、高粱、黍子等一些“个子高”的农作物纷纷倒伏在地里,而大豆、荞麦等一些“个子矮”的则原样栽在地里。顺着地垄往里走,大部分玉米皮被扒开,裸露着深红色的玉米芯,大豆不翼而飞,豆荚空落落地挂在枝头……风一吹哗哗作响,颇有些荒野的味道。
原来,这些“残羹剩炙”都是鸟儿饱餐后的杰作。“能吸引鸟儿来此觅食,主要是因为这片粮田营造了‘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市园林绿化局碳汇办副主任朱建刚介绍,农作物原样栽在地里,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干预,就能最大程度保留农田的自然状态,对鸟类来说就更亲近友好。但不是一点儿干预都没有,为了便于大型鸟类起飞降落、停歇觅食,割倒了部分高一些的农作物。
在野鸭湖工作多年的杨旺,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守粮田,在他看来,今冬来野鸭湖中转、栖息、觅食的鸟儿数量、种类肉眼可见的多了。“上周,二百多只灰鹤呼啦啦落在地里,吃一会儿歇一会儿飞一会儿,特有意思!”他言语中透着欣喜。小家伙儿们来到野鸭湖,有吃有喝有地儿住,野鸭湖的生态环境越变越好。
上一篇: 北京“两节”期间重点慰问8类职工
下一篇: 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下周三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