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社区拥挤小路变身“最美街巷” 引居民“打卡围观”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社区拥挤小路变身“最美街巷” 引居民“打卡围观”

发布时间:2020/12/18 头条 浏览:285

原标题:社区拥挤小路变身“最美街巷”

日前,2020年“北京最美街巷”入围名单出炉,石景山八宝山街道三山园社区北侧路上榜,引来不少居民“打卡围观”。从原来的“杂草丛生、拥堵不堪、私搭乱建到处有”到如今的道路畅通、环境宜人,八宝山街道在背街小巷治理上下足了功夫。

疏通“大动脉” 街道再也不堵了

三山园社区北侧路是八宝山街道永乐东区的一条南北向背街小巷,随小区一同建于上世纪80年代,小区居民每天出入都需要途经这条街巷,是该小区名符其实的交通“大动脉”。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小区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这条“大动脉”也越来越堵,给小区居民出入带来了极大困扰。

为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环境,八宝山街道征用街巷两侧部分闲置土地,对路面进行拓宽,利用道路东侧规范停车,解决了机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疏通了这条“大动脉”。同时拆除了两侧围墙,利用原围墙内闲置的空地搭建了可供居民和行人休憩的街边小亭,道路不堵了,居民也有歇脚的地方了。

杂草地变身“文化广场”

冬日正午,细碎旖旎的阳光透过枝丫洒落在三山园新风文化广场的长凳上,长凳周边,一位老街坊舞着手中的丝带,而另一边,孩子们在欢快地“玩滑梯”,小广场里充满了欢快的笑声。

据三山园社区党委副书记董亮介绍,2017年,石景山区疏整促工作的推进让背街小巷的整治迎来了转机,通过拆除路侧违法建设,腾出了闲置土地。2018年,社区多次召开议事协商会,对小巷的改造听取群众意见,结合群众需求,属地街道办事处制定施工方案:路面两侧各拓宽一米距离,增设路边停车位;同步增加步行道宽度,方便接送孩子、出门办事居民的出行;拆除围墙增设护栏更换健身娱乐设施,补种绿植,让“出门进园、抬头见绿”成为了居民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老街坊”共同治理门前屋后环境

今年76岁的马信是一名退役军人,居住在小区67号楼,家的西侧就是永乐东街。自1994年搬到小区以来,已经有26个年头,他见证了小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变化,见证了一条背街小巷在新机遇下的焕发新生。

“1994年我就搬到了小区,那会周边就几栋楼,北面是菜地,南边是饲养场,只有几条土路供人行走,楼边既无围墙,更谈不上绿化”,马信笑着说。

2017年,石景山区开展了疏解整治促提升“百日会战”工作,原来家门口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的土地腾退出来了,马信和街坊们一商量,都希望能恢复绿化“种花最好”。后来,社区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不断推进,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了月季花苗,马信十分激动,栽种前几天就跟绿化队一同去平地、翻土,又和老街坊们一起栽种了千株月季。

“不能让来之不易的好环境再次荒废了”,马信主动请缨,做一名养护员,“月季每年春秋开两茬,花谢后及时剪枝,才能使花常开;月季喜欢大水大肥,养分足,花才开得大;月季每周要松土,越透气越茂盛;水肥多杂草盛,除草一定要跟上。”说起月季的养护,老人如数家珍,还将经验编成了顺口溜。

社区的其他党员和“老街坊”在马信的影响下,也纷纷加入到“护花队”中来,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回报,每到初春,花香满园,都会引来一拨又一拨的居民前来拍照。

文/本报记者 刘婧

(责编:尹星云、鲍聪颖)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