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四环辅路等11条道路完成大修 改造27处公交站台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四环辅路等11条道路完成大修 改造27处公交站台

发布时间:2020/12/15 头条 浏览:376

原标题:四环辅路等11条道路完成大修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为全面恢复、提升道路使用性能,改善市民出行环境,今年已累计完成11条市管城市道路共计约111万平方米大修工程,分别为四环辅路(正阳桥-南沙窝桥北)、月坛南街、月坛北街、西直门外大街辅路、白纸坊西街、农大南路、阜通西大街、阜通东大街、小屯路、南磨房路、京原路等。

  大修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简称城养中心)对每条路不同的病害情况进行详尽调查,研判病害发展成因,采用针对性的修复措施。

  例如,在道路车辙(车轮的压痕)治理方面,首先通过现场调查统计,发现出现车辙的位置多数在红绿灯路口、车辆出入口附近等车辆反复刹车启停区域。对病害位置及相邻无病害位置钻孔取芯,对比芯样发现,车辙主要发生在路面的中面层。因此修护过程中,使用了具有高稳定度的抗车辙沥青混凝土,确保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国家路网、管网建设不断发展升级,检查井遍布于城市各个角落。市管城市道路上的检查井由于设施老旧、车辆反复碾压,井盖伴随车辆震动致使检查井井周沥青混凝土松散碎裂,导致路面与井盖存在高差。城养中心结合本次大修工程,同步完成道路检查井加固处理4882座,不仅提高了行车舒适度,也保障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为减少“马路拉链”现象,避免重复建设,城养中心与城管委、公交、热力、自来水等相关市政设施单位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在道路大修前向各部门单位通报大修计划,制定大修随路建设计划,共同研究、制定、调整大修方案,确保了道路大修与随路管线的同步建设。

  在道路大修的同时,城养中心同步进行了慢行系统综合治理和无障碍设施完善工作。西城区白纸坊西街大修之前,南菜园公交车站缺少人行道铺装,行人只能站在机动车道边候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安全的候车环境,城养中心结合大修工程对该位置进行了改造,增设了公交站台,解决了市民的候车问题。据统计,本次大修工程共计完成了27处公交站台改造。

  西直门外大街辅路在此次大修后结束了无非机动车道的历史,为自行车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

  同时,针对有市民反映的人行步道被机动车停车占用的问题,通过增设阻车桩,协同整治停车问题,保障行人路权,倒逼机动车驾驶人停车入位,进一步保障市民的路权。

  在道路大修工程中,同步完善了道路无障碍设施,以满足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出行需求。

  大修工程中在具备改造条件的路口增设人行二次过街设施,共计增设人行二次过街设施62处。

  过去人行步道与道路路面存在5厘米至10厘米的高差、盲道设置不规范或未设置盲道,老人、残障人士出行比较困难。城养中心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结合大修工程完成人行步道端头坡化440处,优化调整人行盲道113处,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出行。本报记者 孙宏阳

(责编:尹星云、鲍聪颖)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