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餐厅餐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餐厅餐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发布时间:2020/07/26 头条 浏览:314

原标题:餐厅餐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本报记者 张楠

昨起,《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消毒技术规范 第3部分: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消毒技术规范 第4部分:公共场所》《室内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采集技术规范》等7项北京市地方标准,在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

依据征求意见稿,公园座椅和休闲锻炼设施,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餐厅餐具必须“一用一消毒”,食具消毒柜要达“二星级”标准,不得用保洁柜代替消毒柜进行消毒;学校公用教室在每批学生教学活动结束后,通风消毒后,另一批学生方可进入。

不得用保洁柜代替消毒柜

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公共场所应根据场所类型、消毒面积大小配置充足消毒操作人员。消毒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方可指导、带领保洁等人员开展消毒工作。预防性消毒应在公共场所营业结束后或无人状态下进行。

以影剧院为例,织物类皮革类沙发、座椅表面,要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物体表面消毒后,可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去除。3D眼镜要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一场一消毒”。公园内的硬质座椅、桌台面和休闲锻炼设施,要用消毒液擦拭,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物体表面消毒后可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去除。

地铁、公交等车厢,门、拉手、扶手、硬质座椅等表面,要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消毒不少于1次。车站、机场的售票窗口台面、自动售票机按键、登机牌自助打印机按键以及进出站闸口栏杆、安检设备等,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

客房中的毛巾、床上用品等,可用阳光直接曝晒、煮沸或蒸汽消毒、消毒液浸泡等方式进行消毒。曝晒不少于6小时,消毒液浸泡消毒后要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电话机、吹风机等小面积物品表面要用75%酒精擦拭消毒。

餐厅的餐具、炊具、水具、刀具等,要“一用一消毒”。如果使用消毒柜对食具进行消毒,必须使用符合二星级要求的食具消毒柜。保洁柜无消毒作用,不得用保洁柜代替消毒柜。

公用教室消毒后才能再进学生

学校教室、图书馆、会议室、食堂等不同环境的消毒方法都进行了具体规定。学校环境日常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预防性消毒措施应与学生作息时间相适应,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应设置专人负责。学校应妥善保存消毒剂,并明确标示,避免学生误食或对学生造成灼伤等伤害。一旦发现发热人员,应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并报告。隔离发热病例的房间,其室内环境、物品应便于实施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同时对其可能污染的教室、宿舍等环境进行消毒。

教室书桌、阅览室书桌、实验室台面等普通物体表面,采用湿式清扫方式擦拭,每日不少于一次。同时,采用湿式清扫方式擦拭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等学生手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每日不少于一次。微生物实验室、厕所等特殊场所的卫生用具应有标记,不得混用。

公用教室在每批学生教学活动结束后,应及时通风,并对表面进行消毒,消毒工作结束后,方可开始另一批学生进入。

市场消毒避免喷洒食物表面

征求意见稿要求,农贸市场在进行消毒时,不应将消毒剂直接喷洒食物物体表面。农贸市场优先选择二氧化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在对销售区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时,优先开窗自然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摊位台面、地面,砧板、刀、挂钩、计量器具、盛放容器,运输工具、公平秤等进行消毒时,要用不同浓度的消毒剂喷洒、擦拭,每日消毒均不少于1次。摊位台面消毒后,还要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一旦市场内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病例时,应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相关新闻

本市制定游乐设施日常防疫指引

市民发热不要使用游乐设施

本报讯(记者 贾晓宏)近期,市疾控中心制定日常防疫指引,依据其中的游乐设施指引,市民在外出游玩使用游乐设施时,观摩、排队要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如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不要使用游乐设施。游乐设施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建立健康监测报告制度,出现发烧或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症状时,不得上班。

依据指引,市民在使用游乐设施时,应遵循呼吸道礼仪,注意手卫生。清洁双手前不要触碰口、眼、鼻,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有发烧或呼吸道症状的市民,特别是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不要使用游乐设施。

游乐设施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建立健康监测报告制度。员工出现发烧或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症状时,不得上班,建议尽快就医。员工要错时使用休息室、更衣室、员工餐厅等公共区域。引导游客分散入场、游玩,有序退场;场内划设“一米线”,引导游客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员工近距离为游客服务时应佩戴口罩。游乐设施日常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游客经常触摸部位要定期清洁消毒。游乐场所保持空气流通,营业前进行充分通风。卫生间保持清洁干爽,提供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垃圾及时清理。

(责编:董兆瑞、高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