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180平方米核酸检测实验室 日检测能力达5000个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180平方米核酸检测实验室 日检测能力达5000个

发布时间:2020/07/13 头条 浏览:833

(董兆瑞)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党委按照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市卫生健康委和清华大学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科技运用与优化机制并重,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齐抓,临床救治与科学研究同行,精准施策,科学防控,保障了医院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服务有序开展,实现了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零感染。

科学防控保障日常救治秩序

清华长庚医院始终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在保证门急诊和住院等基本医疗服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同时,制定并完善了产妇、新生儿、急性心梗、脑卒中、儿科、发热门诊等重点患者的预检分诊流程,并涵盖所有临床专科,在严格入院患者健康筛查的基础上,保障了血液透析患者、肿瘤化疗患者以及急诊手术、限期手术患者的住院服务。截止7月11日,急诊近3万人次,住院8759人次,开展肝移植57例,肿瘤放化疗4922人次,血液透析10431人次;累计完成手术5874台,其中急诊手术983台,紧急手术379台;脑卒中手术53台、危急症孕产妇手术121台,确保了诊疗安全有序。

人工智能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发生后,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第一时间组建并启动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医师协会远程医疗队,组织开展多学科远程会诊,向疫情严重地区捐赠自测评估系统、社区疫情智能防控系统、智能分诊系统、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移动生理体征监测系统、远程集成协同医疗平台、隔离病房消毒机器人共7项智慧医疗技术产品,在个人防护、社区管控、医院救治、远程医疗、康复照护五个环节为疫情防控提供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为满足一线防控技术需求,深入12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1家方舱医院和1处隔离点进行调研,紧急研发用于出院后随访监测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智能护航系统。

主动作为参与社会防控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积极响应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在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医院管理中心的领导下,4月30日新建了180平方米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每日检测能力达到5000个样本。同时,先后派出近500人的核酸检测采样队伍支援相关医院,深入高校、社区、街乡进行核酸检测,截至7月11日,共完成核酸检测7万人次,其中高校2.1万人次,社区4.9万人次。

创新与学术并重

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并上线了“预检+安检”全自动系统,患者无需任何接触,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完成预检分诊和安检工作全过程,既实现了患者无接触登记入院,又保障了医院就诊秩序和医务人员安全。在运用好现代技术的同时,通过线上方式多次召开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学教育研讨会,医院检验科和复旦检验队员的技术骨干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实践论证和学术交流,有效提高了医院专业能力和实验诊断水平。

下一步,清华长庚医院将继续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责任,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首都疫情防控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出新的更大努力。

(责编:池梦蕊、郭亚飞)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