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王宜委员:促进中医药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王宜委员:促进中医药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发布时间:2020/05/26 头条 浏览:706

原标题:促进中医药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传统医药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建议,让中医药文化非遗传承“活起来”,让中医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更好地发挥维护健康之效。

  王宜建议,加大中医药项目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的比例。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已公布的4批10类别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传统医药有137项,占9.99%,与中医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不相称。中国传统医药的方剂、疗法不下十万余种,而国家级非遗项目却只有百余项。中医药的传承断层导致很多中医项目没有得到好的传承与发展,应加大中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比例。

  王宜介绍,我国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3068人,其中传统医药类别132人,仅占4.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传承,所以传承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很多中医诊疗技术需要长期学习实践方能领悟,而有兴趣、有使命感、愿意传承的人逐渐减少。有些民间中医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实践中疗效已经得到证实,但尚未获得国家的认可,不利于技艺的传承。增加传承人数量,利于独特中医诊疗技术的传承。如果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国家认可,对申请者世代传承心血也是一种肯定,也让更多民间中医药人获得身份归属感。

  王宜还建议,增加“民间实用土方”、“少数民族医药”国家级非遗项目。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中医绝技、中医药项目具有独特疗效,但传承人不清楚如何申报非遗项目,应加大调研、宣传力度,防止民间中医宝贵财富失传。本报记者 贾晓宏

(责编:鲍聪颖、高星)
姓 名:
邮箱
留 言: